30岁明明是该冲刺的年纪,却没什麽事业心,没关系吗?

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,当年龄从 2 字头变成 3 字头的那一瞬间,觉得一切都改变了。不敢再说自己是「年轻人」,工作上,年纪比自己小五、六岁的同事也越来越多。
记得刚迈入 30 岁的那一年,我给自己贴上了很多「期待的标签」。
毕竟身边的朋友陆陆续续从一般职员晋身为小主管,职涯发展和收入都进入了下一个阶段,大家都越来越在意工作的成就。仿佛在还没有出色的成绩前,就必须要再多努力一点,再冲一点,再发光发热一点。
那时候的我,努力燃烧自己,加班不用说,还会趁放假的时候,去参观工作有关的店家或是听讲座、研讨会,希望能够再多充实自己的职业技能。
但不到两年後,我发现我可能不属於「充满事业心」的人。在职场上,完美的达标或是成功拿下许多掌声,可能都不是我真正在意的事物。
积极的事业心不该仅限於工作领域
应该要用来经营「理想生活」这个「事业」上
记得好几年前,我和一位非常照顾我的前辈聊天。
那时候,刚迈入 30 岁的我逼着自己努力在工作上冲刺,做出一番成就的野心不断上涨,却始终感觉陷於困境。明明已经开始对於「理想的工作」产生不一样的想法,想要慢下脚步,却又害怕被人投来「30 多岁了,什麽成绩都没有,是不是不够有事业心」的质疑。
面对卡在这个阶段的我,前辈只是笑笑说,这样的你,我也经历过。
这句话,直到如今 30 几岁,我才读懂。
不得不说,那位前辈非常厉害,她 20 几岁的时候,刚从纽约知名的媒体研究所毕业,平时在艺术杂志社工作,假日还会无偿为非营利组织处理刊物的编修。在国外的七年,就像影集里看到的女强人一样,穿梭在纽约充满艺文气习的切尔西区。
回国後,她又先後在两间知名的出版社工作,自己跑采访,撰稿跟编辑。将杂志编辑工作作为梦想职业的她,感觉顺着这股劲,一直冲下去就会成为一名厉害的总编。
不过,当我认识她时,她已经离开杂志出版社很一段时间。
和 20 几岁的她相比,现在过着艺术编辑的工作,一年制作一本书,准时下班去上瑜伽课的生活,她更喜欢。
前辈对我说,在她决定选择这样的生活後,偶尔看到职场上的後辈努力向上发展,并取得成功时,她也对满足於慢步调生活的自己失望过。但在想清楚自己要什麽後,她发现积极的事业心,应该要用来经营「自己的理想生活」这个事业上,而并不单只放在工作上的成就。
我很感谢这位前辈给我的启发。
如今,我终於可以坦然接纳自己对待工作的平常心,「我是一个充满事业心,有梦想的人。虽然在工作上,和别人相比可能并不亮眼,但我将我的事业心用在『经营自己理想生活』的这项事业上。」
或许,我永远不会成为一名主管,不会有让人崇拜的事业成绩,但在经营自己生活的这一方面,我有自信不会输给任何人。
Art Design : Chara